当林慧说出自己的症状以后,那个看诊的老大夫就不由得皱了眉。,零,点\看\书? ?埂·辛?罪~全^
长垣县绣庄林立,不少女子以从事刺绣为生,因此而形成了一股产业。
不大的县城大大小小的绣庄至少有十家,从事刺绣的女子也不知凡几。
像眼前这位娘子的症状,老大夫每个月总要遇到几桩。
这不过是因着长年累月的低头刺绣,用眼过度造成的。
这些娘子们眼睛和脖颈的症状,治疗起来并不麻烦,麻烦的是她们有所好转以后还要接着
继续刺绣,养家糊口,因此病症总是一番再犯,难以根治。
有的患者甚至因为不听医嘱,仍然长时间的低头刺绣,导致了症状加剧。
许多娘子四十不到的年纪,就已经视力模糊,几近失明,脖颈和后背也再也不能够挺直了。
老大夫按照林慧的症状熟练的开了治疗眼睛的方子,还让药童教给林慧一套按摩眼周的手法和活动颈椎的动作,每日两次,也可改善症状。
其实最重要的是减少刺绣的时间,最好能休息一阵子,才有利于恢复。·2?芭^墈?书+蛧? \唔_错+内!容?
老大夫虽然明知可能没用,仍然这样叮嘱了林慧一番。
虽然林慧早就知道这个事情,但还是谢过了老大夫的关心。
从老大夫娴熟的诊断和药童熟练的传授这两套动作的事情上,林慧就知道,长垣县有她这种问题的绣娘恐怕不少。
毕竟,一个好的绣娘光靠她的手艺和作品,便能轻松的养活一家人。
但是像林慧娘这样不顾己身,让自己几乎不停歇的绣娘也不多,因为大部分人家是不敢也没有底气供养一个读书人的。
也只有林慧娘这般的傻女子,才会以一己之力,生生的将一个白身供养成了秀才。
好在老大夫这里治疗眼睛的药材并不贵,但是六副药还是花了四十二文,王刘氏给的四十文买糖人用去了一文,剩下的只有三十九文了。
林慧向大夫说明了情况,表明了自己的身份,说新进的秀才王修远就是她的夫君,可以让药童随她去家里拿剩下的三文钱。
王修远刚考上秀才没半个月,县城的许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声,对他家里的事情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。+天?禧?晓?说*枉\ ·追·罪/辛?漳?节′
妇人们羡慕的是林慧娘夫妻恩爱又当了秀才娘子,男人们心里想的是自己怎么没有个像林娘子一般的妻子供养自己。
老大夫打量了一番林慧,摆摆手说道:“既是秀才娘子,那我有何信不过的,区区三文钱,等娘子方便的时候再送过来也不迟。”
于是,林慧再次谢过老大夫,抱着窈娘提着药回去了。
因为先前在在街上闲逛和去绣庄耽误了时间,林慧到家的时候便有些晚了,已经将近午时。
因着王子铭就读的学堂离家近,他中午是回家吃饭的,吃完饭还能在家小憩片刻再去学堂接着上课。
林慧到家时王子铭已经从学堂里回到家,王刘氏则是在厨下给他做午饭。
王子铭正在窗前默默诵读上午学过的课业,他从窗口看见母亲抱着妹妹进了院子,但是却没出声,只是盯着母亲那蜡黄的面色和妹妹呆滞的神情有些厌恶的转过头去。
王刘氏听到林慧进家的动静,便从厨房里走了出来,面色不善的盯着林慧说道:“我好心让你去医馆看眼睛,哪知道你这一去便是一上午,你究竟去了哪家医馆?”
林慧对她的态度不以为意,顺从的答道:“婆婆,您不是怕大夫乱开药吗,我就去了县里名声最好的惠仁医馆,请了当家的刘老大夫诊治。”
王刘氏听闻此言,面色稍稍好了些许,又不悦的问道:“光是看诊也用不了一上午的时间吧,你还去干什么了?”
“我还去了几家绣庄,去看看最新的绣样,老是那些旧样式,也卖不上更好的价钱,您不是说修远和子铭以后读书的花费更大吗,我也想多挣些钱,好能供他们读下去。”
林慧说出这番话吗,一副一心为家里着想的样子果然取悦了王刘氏,她便也没有再计较林慧晚归的事情,摆摆手,让她赶紧进厨房帮忙。
虽然林慧刺绣技艺不粗,做的活又多,卖了不少钱,但是因着王修远读书的抛费实在是不小,再加上前两年子铭也进了学堂,又要出一份束脩。
家里多了一个人读书,花费更大,就没有太多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