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人互相行礼后,贾化看贾政,只觉得此人一看就是标准的世家公子,虽不如当日援手的贾赦俊美风流,但相比于贾赦却更为稳重老成。而贾政观贾化,此人长得腰圆背厚,面阔口方,直鼻方腮,一看就是一正派人。观其言谈又想到他是进京赶考的,也就明白贾赦为何不待见贾化了,自己那不学无术的兄长怎么会喜欢正经的读书人?二人都觉得对方是可以结交的,尤其是贾政更是觉得只有和这样的人交往才是正途。
贾政道:“我是荣国公贾代善的第二子,贾政,如今正在进学,先生若不嫌弃,可去我院中居住些时日,待金榜题名时再离去就可,不知先生意下如何?”贾化道:“容公子不弃,在下自是求之不得,在下正愁安身之所,公子确是帮了大忙,公子莫要再叫在下先生了,在下姓贾,与公子同姓,单名化,字时飞,别号雨村,老家是湖南的,公子若不嫌弃,就称呼在下雨村吧。”
贾政和贾雨村一见如故,贾雨村跟贾政去了贾政的院子,安排在偏房,二人每日饮酒作赋,皆感叹相识过晚,恨不能早早结识。贾赦接到下人回报的时候,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,怎么就帮了这么个东西,原著中贾雨村那就是一个标准的白眼狼,无论谁帮了他什么,只要能让他仕途顺利,他都不介意回头咬恩人一口,得罪他的人,更不会放过报复的机会。
贾赦现在深恨自己当时看《红楼梦》的时候,除了看热闹,就是为了应付考试,所以只是瞧个大概,所以不清楚贾化就是贾雨村,而又因为厌恶贾化品性而懒得搭理他,所以不曾细细打听,而因为不愿意林海知道自己是故事中人物,怕被深究自己的来历,就将所有有关红楼的书籍都收了起来。自己怎么就不在认识林海之前将红楼原著背熟了呢?!
林海自然不知道贾赦想的是什么,但知道此时贾赦肯定是因为那叫贾雨村的郁闷,于是就道:你也真是的,不早就知道此人性情凉薄吗?还因为他生气,傻不傻呀?反正是离开你的院子了,他愿意去哪就去哪呗,贾政愿意接手这样的人,跟你有什么关系?贾赦一拍自己脑袋,可不是吗,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?自己又不会允许日后贾雨村教导林海的子女,自己还担心什么啊?想通的贾赦还开玩笑的道:“其实我应该自豪的。”林海挑挑眉等着他接着说:“那贾雨村去贾政那的时候,好歹还记得让下人跟我道谢那,当时的掌柜和小二儿可没这待遇~”
三月初十,林海和贾赦在林府早早地起来了,贾赦就派人去看榜了。而贾府贾政也派人去给贾化看榜,贾政的人先回来的,贾化第二十七名,报喜的来的时候,惊动了小史氏,一打听贾政贾化交往的原因,小史氏很高兴,还是自己的政儿有眼光,不像那个不孝子一样,不懂四六,既然救了人,还知道是应试的举人,那就应该像政儿这样好好招待着,万一中了呢,以后当官了不都是人脉?贾赦这么将人出门,谁能领你的情?这不就让政儿白捡了便宜自己的政儿果然有福。小史氏忙让人封了个百两的红包给贾化,言说:“好孩子,你跟政儿好好处着,缺什么少什么只管跟我说,我那大儿子是个不通人情的,你这事我早是不清楚的,不然肯定不会让他如此怠慢你,幸亏你碰上了我的小儿子,他是个好的,你有什么难处找他就行,他可是个热心肠的。”
小史氏这边正跟贾雨村说笑着,就听下人来报林府来人报喜,林家大爷林海高中会元,小史氏不咸不淡的让人给抓了把喜钱就打发了,林家来人也不介意,这种情况两位爷早就预料到了,直接就去了贾赦的东大院,传贾赦的话,院子里的每个人都得三个月月钱,大家一阵欢呼。贾雨村诧异的看着这种情况。
小史氏不甘的道:“你有所不知,我也不怕你笑话,我这大儿子出生就被老太太抱去抚养,与我素来不亲,老太太去后,他就防我跟防贼似的,生怕我害了他,你说我这当母亲的能害了自己的孩子?他是个好男色的,老太太在世的时候帮着整了个结契的干兄弟,我是不愿的,谁愿意自己的孩子整这事儿?就给他送去两个房里人,哪知他回手就赏给了门房,只可惜了那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,老爷也不让我管他院子里的事儿,好在老爷很得皇上重视,为了不叫我那不孝子绝后,又因为他不学无术,不是当官的料,就将公主下嫁给他,反正当朝驸马也不允许有实职,正好他又长了一个好颜色。”
贾雨村没想到贾赦竟然是这种人,有点鄙视,但又想到贾赦那堪称绝色的容颜,底下竟然有点蠢蠢欲动,当然,这只是想想,贾赦那样的人可不是自己这样毫无背景的人能动的。但是一想到贾赦这样不学无术,不孝好男风的人都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