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呀,姜言初是我到了镇上改的名字,他这书里写的不对啊!”姜父嘀咕的说。
“好家伙,我这还不到八岁就有喜欢的人了,看看,大家都看看,说我喜欢裴家公子,不会说的是裴玉庭吧!”姜歌没心没肺的说,
姜母拍了姜歌一巴掌,姜歌不满的说,“娘,打我做什么,书上写的,又不是我说的。”
姜母气的转头瞪向姜父。
姜父拿着书看的起劲,说,“这书上说你去赌坊只赢了五千两,这作者不行,看来是个穷书生,没见过钱,觉得八万两是谣传,五千两应该顶天了!”
“爹,你往后看,我赶走大周国使臣那段,写的更离谱,一看就是自己想象的,没有一点生活基础。”
“够了,都别看了!”姜母受不了,这父女俩在这看笑话呢!姜母一指姜父,“你去给我查,看看是谁写的,哪出的书,必须要让他们给个说法!”
“不,不是,夫人,我去哪查啊?这京城我谁都不熟啊!”
“不熟?你来京城多久了?这么长时间,你还不熟,你去给我查,查不出来别进屋!”姜母说完,带着姜梓豪就回房了。
姜歌看了看发火的母亲,又看了看发愣的父亲,不管了,赶紧看,这书很可能今天过后就再也看不见了。
姜父一看姜歌还在看书,他也抓紧时间看,他要看看这书怎么结的尾。
姜歌一目十行的看完,脸色沉了下来,居然安排她受伤身死不说,还葬入皇陵,这就其心可诛了。
姜歌走出大厅,找到宫羽说,“去查,这书是谁写的?背后之人是谁?”
宫羽立马找到宫翼几人,分头去查。
第三天,宫羽就告诉姜歌,执笔人的确是一个穷书生,是四海书局所为,四海书局是兵部尚书夫人的产业。
姜歌把书拿出来,交给宫羽,让他把书和调查内容都转告皇上。
当晚,宫羽就进宫面见了皇上。
皇上听了宫羽详细的汇报,又拿起桌上的书看了看,特别是结尾部分,看的仔细。这是要把玲珑往火上推啊!
“朕知道了,你回去告诉玲珑,此事朕会处理!”皇上对宫羽说。
宫羽行礼告退,回到姜府就告诉姜歌,皇上说了,这件事情皇上会处理。
来福看着皇上又拿起那本书,脸色变的铁青,就低下头去。这真是不想活了,编排玲珑公主不说,还葬入皇陵,这是要做什么?这是想逼死玲珑公主还是给皇上示威,无论哪种,都没有好结果。
第二天早朝,皇上听着百官们的汇报,先处理了朝政上的事,最后才问,“京兆府尹可在?”
京兆府尹蒋大人上前一步,跪地行礼,“禀皇上,臣在!”
皇上从面前的矮几上拿起‘玲珑公主的一生’这本书,向着蒋大人扔了过去,并说,“蒋大人,你好好看看,这样的书在京城泛滥,你京兆府尹是瞎了吗?敢如此编排大燕公主,你们都是干吃饭的?看不见吗?玲珑公主还没死呢,这满京城都传玲珑公主身受重伤,不治而亡,还葬入皇陵!你这官还能不能当,如果不能,就给我滚出去!”
“微臣失职!微臣这就去办!”蒋大人跪地磕头求饶。
皇上冷冷的看着蒋大人说,“朕给你一次机会,如果你办的朕不满意,就不要怪朕没给你机会。”
蒋大人磕头,“臣定尽力让皇上满意。”
大殿上的官员都知道京城在疯传玲珑公主已死这件事情,但是也就警告自家女眷不要乱传,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。现在皇上震怒,谁也不敢吭声,都同情的看向京兆府尹蒋大人,这次是要硬刚了,能出这样书的人肯定有后台。
京兆府尹蒋大人回到京兆府,立马下令,去查,书是谁写的?哪里印刷的?哪个书局卖的?查到了就抓回京兆府。还有茶馆说书的,统统都抓回来。
第一个被抓的是茶馆的说书先生,理由是诽谤皇家公主,冒犯公主名讳。玲珑公主安好,他却说公主不治而亡,实属大不敬,直接抓到牢房。
第二个被抓的,就是那个执笔的穷书生。那书生不干,说是他只是按照别人提供的大纲写的,他也只是想赚点钱养家糊口。
衙役指着玲珑公主的名字对他说,“你瞎吗?不知道公主名讳不可冒犯?”
那书生说,“她不就是皇上的义女,一个民间的公主,算什么皇家人?”
衙役推搡着那书生说,“玲珑公主是不是皇家人皇上说了算,你一个书生,居然敢口出狂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