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遇相识的,尽管她并不能确定,他在北方的某处,但还是第一想法,就是去北方边界,即便是遇不到,那她也可以当做是缅怀了。
就在她们离开京城,马上就要出关的时候,三人决定来到这镇上休息一下,然后准备些干粮肉干之类的路上吃,毕竟再往北,就会变得荒芜起来,这里地广人稀,有的时候,连续一两天见不到人也是正常的。
苏泉去吩咐小二照顾好马匹,顺便吩咐打包酒水干粮,而楼上的花木兰坐在临窗桌边,却看到了楼下荒淫无耻的一幕,一书生打扮的高壮女子,摇着扇子走在前面,衣着看起来此人家境应该是一般的,她身后跟着一男子,应该是她的夫郎。
手里提着蔬菜布料等东西,脖子上还挂着不少拎不下的东西,亦步亦趋的费力跟着女子。男子的面容算是稍有姿色,突然,一群纨絝子弟骑着马围了过来,对着那女子道:“呦,这不是考了五次还没过去的贾童生吗?”
童生,只要你进了考场的门,那你今年就是童生,只有考过三场乡试,那才被称为秀才,成了秀才,你就有资格教导顽童或者去县衙自荐,成为师爷,帮助县太爷整理文案,当然,这需要人县太爷瞧得上眼儿,因为,这师爷并不是朝廷有品级的官员,他们的月银是由衙门自理,不过,做了师爷的,也没谁会瞧上一个月一两的月银,他们一般都是靠来办事儿的给的孝敬。
但这是过了乡试,成了秀才,在你没继续考之前,你的身份就固定了,可只要你没过乡试,哪怕你已经过了第二关府试,你就仍然只是个今年的童生,来年,你还得从头考。这贾童生过了几关不知道,但五次仍没过乡试,就可以看得出来,他的书读的实在不怎么样,因为,乡试并不难,四书五经稍微熟读,对书中内容有些看法,写出的文章里的内容的意思,这基本就可以了。
当然,这贾童生的书读的好不好,这和花木兰没有关系,天下间死读书,又不会读书的多了去了,多次考试仍过不去乡试的也比比皆是,但是,这贾童生的人品,却实在是有问题,让人不耻。
那些纨絝羞辱了贾童生一番,看贾童生只是涨红着脸,什么也不反驳,觉得没意思,一转眼就看到了被东西压得战都站不直的小夫郎,于是又对贾童生道:“好个不知怜香惜玉的贾童生啊,看这小郎君累的小脸通红,也不知道帮着分担一二。”
又看向吓得跟个鹌鹑似的小夫郎说道:“快来,小郎君到姐姐这边,姐姐好生疼疼你,给姐姐亲亲小嘴,姐姐保管小郎君以后吃香的喝辣的~”说着,就用马鞭去钩小夫郎的下巴,小夫郎吓得东西也不要了,慌忙向自己的妻主求助。
那为首的纨絝一甩马鞭,啪的一声打了个空响,指着贾童生道:“贾童生,你怎么看?你可想好了,以后在书院...”贾童生闭了一下眼睛,然后突然推了一下自己的夫郎,然后就把脸歪向了一旁,意思已经明了了。
小夫郎没想到自己的妻主竟然这么对自己,一时间怔楞当场,周围一阵唏嘘声,那纨絝下马,用手摸上了小夫郎的脸蛋,小夫郎慌忙去推,另外几个纨絝坐在马上哈哈大笑,这时,一猎户打扮的女子推开人群闯了进来,三两下将纨絝子推开,将小夫郎护在身后。
看到女子拔出腰间砍刀,一副要拼命的样子,纨絝子们觉得好没意思,她们本来也不是看上这小夫郎的样貌,不过就是为了戏弄贾童生罢了,一看这样,也不愿意把事情闹大,就哈哈笑着上马走了。
小夫郎回神之后,唔的一声哭了,那女子有些手足无措,不知道该怎么安慰,这时,大家才知道,原来女子竟是个哑巴。哪知道,那贾童生这时也走了过来,但她可不是过来安慰小夫郎的,而是毫不留情的一个嘴巴子,骂道:“不守夫道的丧门星,到处勾搭女人,被人碰了,还有脸活着?我现在就写休书与你,赶紧跟你那哑巴姐姐走,滚出我贾家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