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香电子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书香电子书 > 7路末班车 > 第134章 林深的真相

第134章 林深的真相

微光,七个铃铛开始共振,在他身后形成一道水墙。

林深爬上最后一级阶梯的瞬间,祠堂顶部的铃铛突然全部破碎。陈瞎子的声音从江底传来:“你以为毁掉铃铛就能结束?记住,三尾鱼的血己经流进你的血管,下一个二十年——”

他的话被剧烈的震动打断。唐家湾旧址轰然倒塌,江水倒灌进废墟。林深在昏迷前看见,父亲的骸骨正在被青铜溶液包裹,逐渐变成祠堂的一部分,而顾言蹊的身影,正站在钟摆旁边,用配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。

当他再次醒来时,己经在市立医院的病房。窗外的长江泛着诡异的青光,新闻里正在播报:“临江港突发鱼类集体死亡事件,江面发现青铜器物碎片,专家推测与古代祭祀有关。”

床头柜上,放着顾言蹊留下的信封,里面是唐家湾的全部档案,还有一张纸条:“第七个祭品的铃铛,在你父亲的警徽里。钟摆停了,但江水不会忘记。”

林深摸向胸口,那里的三尾鱼红痕正在淡化,但手腕的环纹依然清晰。他知道,这不是结束,而是另一个二十年的开始。当护士进来时,他注意到对方袖口闪过三尾鱼纹身,和周美华、唐管理员的一模一样。

“林先生,该换药了。”护士微笑着掀开纱布,露出他胸前新出现的纹身——完整的三尾鱼,鱼尾处刻着“2025”。而在她身后,病房的玻璃上,映出一个戴眼罩的身影,正沿着长江边的栈道远去,脚印里渗出的不是血,而是银白色的鱼鳞片。

江底的祠堂里,父亲的骸骨突然睁开“眼睛”,那是两枚嵌在眼窝的青铜铃铛,铃铛里倒映着二十年后的临江港,某个婴儿床上,新生儿的肚脐正缠着细小的银鱼,襁褓边,放着半枚刻着“2045”的青铜铃铛。

钟摆,再次开始转动。

监护仪的蜂鸣器在凌晨三点十七分准时卡顿。陈雨薇盯着保温箱里的女儿,脐带上缠着的银鱼突然集体转向,鱼眼映出婴儿床上方的金属牌:“20450519 03:17”。消毒灯在鱼鳞片上流淌,她看见每个鳞片都刻着极小的“林”字——和丈夫手机里那张泛黄照片上的警徽印记一模一样。

“陈女士,新生儿指标异常。”护士掀开帘子,袖口的三尾鱼纹身扫过保温箱,“需要做脐带血金属含量检测。”她说话时,保温箱突然发出钟摆般的嗡鸣,女儿的指尖渗出极细的青铜粉末,在襁褓上积成北斗形状。

二十年前的记忆如江底泥沙翻涌。陈雨薇摸向颈后,那里藏着顾言蹊临终前塞进她手心的银鱼吊坠——1985年祭品的标志。吊坠突然发烫,鱼眼处浮现出林深的脸,男人的嘴唇无声开合,重复着三个字:“看钟摆”。

同一时刻,临江港市立医院VIP病房。林深盯着手腕的环纹,二十年过去,青色锈迹非但没有消退,反而在2025年祭典后变得更加清晰。床头的青铜铃铛碎片突然共振,在监控屏幕上投出江底祠堂的画面:父亲的骸骨眼窝处,两枚铃铛正缓缓转动,倒映出2045年的新生儿病房。

“林先生,您有访客。”护工的声音带着颤音。门口站着个戴棒球帽的年轻人,左脸覆盖着与陈瞎子相同的烧伤疤痕,却透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冷硬:“我是顾念,顾言蹊的儿子。”他递出的信封里,掉出半张泛黄的B超单,1985年的影像上,胎儿肚脐缠着与现在陈雨薇女儿相同的银鱼。

B超单背面是顾言蹊的字迹:“1975年祭典核心在警徽,1995年在江底祠堂,2025年在林深体内,2045年……在新生儿的脐带血里。”墨迹在“林深”二字上晕开,形成三尾鱼的轮廓。

林深的手机突然收到匿名邮件,附件是段水下录像:2045年的长江底,当年倒塌的唐家湾旧址正在重建,七个穿白大褂的人抬着青铜祭坛,祭坛中央放着的襁褓,正是陈雨薇的女儿。镜头拉近,主祭者摘下兜帽,露出与林深相似的面容——却有着陈瞎子的银鱼瞳孔。

“是我父亲的克隆体。”顾念指着画面里的主祭者,“唐家湾妇产院1975年的档案显示,他们用祭品的DNA培育了备用身体,您父亲的基因被用来制造‘容器’。”他掀开袖口,三尾鱼纹身下埋着微型芯片,“我母亲临终前说,2045年的祭典,需要‘第七个祭品的后代’来完成。”

凌晨西点,陈雨薇的病房。护士的注射器针头对准保温箱时,银鱼突然集体跃起,在玻璃上拼出“301”三个数字。陈雨薇认出那是市立医院旧楼的房间号,二十年前林深父亲的停尸房。她抱起女儿冲进电梯,身后传来护士的尖叫,声音却变成了青铜铃铛的碎响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